2025年是不一般的一年。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大家生活的很多方面,考研也不例外。严峻的就业形势,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高校研究生分数线下调面对海量的原因,考研学子们犹豫了,机会还是陷阱?考研,来自于对常识的追求,对个人能力的历练,现在却被蒙上一层薄雾,雾里看花,何去何从?
与其蹉跎、犹豫,不如主动出击,拨开云雾。在这里,你将聆听到各主要高校、研究院所研招部门的声音,叫你更全方位地获悉2025年的考研形势,为你的2025年考研指明方向。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专业独树一帜
研招办主任:龚东林
2025年我校硕士报名将近3000人,最后录取了1000多人,基本的报录比在3∶1左右。其中推免生有100多人,推免生中60%是本校学生。我校目前尽可能把本校学生推荐给兄弟院校,扩大外校推免生的比率。
考生集中考试报名的专业主如果法学类、管理类、新闻类专业,特别以行政管理专业和新闻专业最为热门。因为中央民大有的专业设置比较偏,如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专业,全国只有一两所学校在招生,使得这类专业与热点专业相比看上去比较冷,甚至个别专业有招不满的状况。哈萨克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朝鲜族语言文学等少数民族语言每年计划都要找10人左右,但每年基本上极少能招满。这类语言专业地域性和民族性比较强,因此不少人对这类专业都不知道。对于少数民族语言专业来讲,考生在考试报名时候需要拥有有关的语言基础,至少要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阅读和进行对话交流,对于考生的民族并没什么特殊的需要。
少数民族语言类专业虽然比较偏,考试报名人数不多,但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还是很好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一般在专门的语言机构和公安部门。北京的公安部门每年都会来大家学校招一批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和维吾尔语言文学的同学,由于现在在北京的外来职员中,新疆过来的人所占的比率愈加高,需要有专门的语言人才帮助公安部门拓展工作。
另外,全国每年都会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招生。09年全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招生大概是3000多人,我校的招生计划是120人,是全国考试报名和招生最多的学校。
对于2025年的考生,大家学校期望能招的学生是对所学专业比较知道的学生,不是那些盲目考研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欢迎那些跨考的学生,由于不同学科对于跨考有不一样的需要。譬如我校的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从学科角度来讲,这个学院的民族性、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都是综合性的专业,研究的范围涉及经济、生态、计算机等多个学科范围,因此比较喜欢不同专业的考生。而像历史学科专业性强,需要研究很多古籍,假如让一个什么古籍都没看过的经济学考生来学的话,一定不可以。
1[2][3][4][5][6][7]下一页